无边游泳池凭借其独特的视觉效果与沉浸式游泳体验,成为高端酒店、度假别墅及景观项目的热门选择。其构造需兼顾结构安全、水循环系统与视觉设计,以下从关键构造环节解析专业做法。
一、精准定位与结构加固:奠定安全基石
无边泳池的构造始于基础定位。需通过激光水平仪精确放线,确定池体边界,误差需控制在毫米级。若建于楼顶,需提前检测楼板承重能力,并通过碳纤维加固、增设混凝土梁等方式提升结构强度。例如,新加坡金沙酒店650米高空无边泳池,其楼板下方采用双层钢结构支撑,确保荷载安全。
玻璃基座施工是核心环节。通常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基座或钢结构龙骨架,预埋316不锈钢卡槽,深度≥15cm,间距≤50cm。卡槽内铺设止水钢板,并用防水砂浆分层抹面,平整度误差≤2mm,为玻璃安装提供精准基准。
二、池体形态与尺寸设计:平衡美学与功能
无边泳池的“无界”效果依赖池沿设计。常见做法包括池沿内倾或外倾:内倾式池沿向池内倾斜5°-10°,使水流自然回落;外倾式则需隐藏池沿,通过视觉错位营造“水天相接”的幻觉,但施工成本较高。
尺寸设计需遵循人体工程学与空间美学。住宅级泳池长度通常控制在5-15米,宽度3-8米,深度1.2-2米。例如,7米长度可实现自由泳3-5次完整划臂,1.5米水深既能保证安全,又能通过玻璃折射放大视觉纵深感。若采用分段式设计,前段5米设1.2米浅水区,中段8米下沉至1.8米,末端2米借助玻璃幕墙与地平线融合,可强化“消失边界”的幻觉。
三、水循环与溢流系统:确保水质与景观效果
无边泳池需配备双循环系统:第一套用于过滤池内水,通过水泵、过滤设备与化学药品进料器保持水质清洁;第二套处理溢流水,将池边溢出的水收集至集水池,经过滤后重新注入主池。例如,金沙酒店泳池的溢流水通过地下管道回流至机房,经石英砂过滤与紫外线消毒后循环使用,日均水处理量达2000吨。
溢流槽设计需与池沿形态匹配。内倾式池沿可设置窄缝溢流槽,宽度控制在3-5厘米,确保水流均匀;外倾式则需隐藏式溢流口,通过暗管将水引至集水池。
无边游泳池的构造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。从基础定位到水循环系统,从尺寸设计到材料选择,每一环节均需精准把控,方能打造出安全、美观且功能完备的无边泳池。